装修交货延期,材料偷工减料……近年来,房屋装修行业成了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近日,消协人士披露房屋装修过程中常见的五种纠纷,提醒消费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地收集证据,也希望以此敦促商家早日祛除顽疾。
案例回放
装修堵心事
去年3月,为了为女儿准备婚礼,市民王先生决定重新粉刷和装。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他聘请了省会的一个装饰团队,用塑料钢门窗取代了家里所有的不锈钢门窗。装修前,王先生与装修团队老板达成口头协议:装修团队施工必须保证质量,装修材料必须真实,三天内完成装修任务并交付。此外,双方还特别同意更换塑料钢门窗品牌为宝硕品牌。考虑到装修团队是由朋友介绍的,老板是一个誓言,王先生没有多想,也没有与他签订详细的书面合同。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第二天,他和他的爱人在家里等了一个上午。王先生真的无法忍受,打电话给装队的老板。直到那时,他才知道他们在外面给别人买装饰材料。从那以后,王先生家的装修工程被推迟到十天后。
经检查,王先生发现装修队使用的材料也与事先约定的材料不同。他告诉记者:我们最初同意使用‘宝硕’塑料钢,但他们实际上使用了一种叫做‘春天’的材料·宝硕的塑料钢型材。更让王先生愤怒的是,自2009年3月以来,已经下了几场大雨,每一场大雨,家里的塑料钢阳台都会漏雨。在此期间,王先生通过电话通知装修团队的老板来修理,但对方没有出现,理由是他在医院看医生。
房屋装修常见五种消费纠纷
由于装饰行业市场空间大,行业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部分企业追求牟取暴利,缺乏企业自律和诚信,偷工减料,鱼眼混珠,伤害消费者。近年来,该行业已成为投诉率和曝光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我市房屋装修纠纷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设计纠纷,主要是设计师设计方案相同,不能针对个体差异提出适当的设计;设计师缺乏认真考虑设计方案,导致房屋装修后的设计缺陷;设计师为了赚回扣,说服消费者购买指定的装饰材料。二是质量纠纷,主要体现在装饰公司防水工程、采暖设备、装饰材料等粗制滥造,效果不令人满意;省略墙面和地面平整过程,导致地板铺设不均匀或踢脚线弯曲;瓷砖或墙纸施工后不久脱落。第三,环境污染纠纷,主要体现在装饰公司不使用或虚假使用环保材料,夸大装饰材料的环保水平。第四,保修纠纷,装修公司承诺长期保修服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逃避保修责任。第五,合同纠纷,主要体现在装修公司不使用或使用约定的装修材料,无故延工期。
要规范市场,必须共同努力
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要实现装饰行业市场的标准化和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装饰企业作为市场实体,要真正做好管理工作,应更加关注消费者,坚持诚信原则,树立长期发展目标。对劣质产品、低级施工说不,树立品牌意识,扩大知名度。政府和行业协会部门应加强监督和宣传,严厉打击不合格、无施工能力的劣质队伍。
此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应尽量选择合格的正式装修企业,并尽量通过朋友和熟人了解装修的相关内容。在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从合同条款和服务流程中进行约束,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提前向设计师了解容易出现的装修增加,并在合同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