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广州市增城开发区装饰公司领头羊金牛装饰公司网站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李沧区消保委接到多起建材消费投诉
    9月至10月不仅是房地产市场的旺季,也是装修的高峰期。许多市民选择在此期间购买 建材装修新房子,许多建材企业也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促销方式来吸引客户。与此同时,一些非法建材经销商也利用各种欺诈手段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近李沧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收到了一些建材消费投诉。为此,李沧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宣布了典型案例,并警告大多数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购买建材的消费者。
    欺诈手段1:皮尺度短  木材缩水
    消费者王先生到建材管理部门购买木材,店主热情地帮助他测量所需的木材体积,王先生也参与了测量,没有发现异常。付款后,王先生越来越觉得买的木材不够。王先生用自己的皮尺测量,发现木材实际体积缩水近5%!王先生立即向李沧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投诉。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和王先生到营业部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经营者使用的1厘米尺实际上只有0.7厘米,导致王先生购买木材缩水。最后,营业部退还了王先生的600元。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购买需要测量的建筑材料最好有自己的测量设备和计算设备,如尺子、计算器等,以防止非法企业使用不准确的测量设备使建筑材料体重短。
    欺诈手段二:手脚数量  地板抽
    消费者任先生在某品牌地板专卖店购买实木地板,根据其客厅面积计算,任先生共买了20盒地板,但当专卖店派人前去安装时,却告知地板数量不够,需要另行购买。任先生觉得奇怪,就仔细清点了铺好的地板数量,发现实际数量比20盒少了6件。任先生立即向李沧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投诉。经调查,该店承认,一些盒子里的地板数量已抽出来进行测试,并承诺免费补充任先生的地板。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必须掌握所需地板数量的计算方法,仔细检查相应的采购数量和实际铺设数量,并在铺设工人在场时进行验收和核算。当地板数量不足时,首先检查实际数量,看看它是否是由抽片引起的。
    欺诈手段三:次品充优产品  瓷砖掉包
    消费者邵女士在建材管理部门购买卫生间墙砖。为了保证质量,邵女士特意选择了价格较高的瓷砖品牌。但当经营部发货时,邵女士发现两箱包装与其他包装不同,经销商解释说批次不同,但颜色和质量相同。但铺设后不久,邵女士家卫生间墙面部分瓷砖变色,于是邵女士向李沧区消保委投诉。经调查,经营部承认邵女士卖的两盒瓷砖质量差,平时很难卖。因为这两盒瓷砖的颜色和邵女士买的瓷砖一样,所以偷梁换柱卖给了邵女士。最后,经营部同意为邵女士更换变色瓷砖。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首先要看砖表面是否光滑,釉面是否饱满,是否有砂眼异物,角度调整是否规则,测量对角线;然后拼接几块砖平面,看间隙是否紧密,误差正负应为0.3厘米至0.5厘米之间;看素面(即背面)是否干净,烧制过程中是否有粘附物;看颜色差是否大。购买的瓷砖最好逐箱开封检查,防止商家偷梁换柱。
    最后,李沧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最好在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建材商场购买建材,并要求发票,发生纠纷时及时向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或工商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