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家具下乡、摩托车下乡是我区商务部门服务农牧区、拓展流通市场的重要举措。2009年7月9日,拉萨家电下乡工作全面启动,规定符合条件的农牧民可享受20%至25%的财政补贴。政府的支持和补贴赢得了广大农牧民的高度赞扬。然而,家电和家具的下乡之路并不顺利 -许多产品因水土不服而成为下乡的绊脚石。
产品顺利下乡,营销理念首先要下乡。长期以来,由于我区农牧民受旧观念的影响,接受新产品的意识普遍较低,许多农村产品无法真正扎根基层。因此,作为一名产品经销商,我们应该在营销理念上做更多的文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免费试用产品,在一定规模的村庄进行试点,价格低廉,质量好,上门送货,免费维护……通过多种措施,让群众感受到农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优质服务,提高购买热情和主动性。
走农村道路,规范农村产品。农村产品在农牧区市场适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规格、材料、型号,甚至价格也不能统一,导致商店模式无法复制到农牧区市场。目前,我区农牧区市场上也有很多家具和销售家具,但几乎没有品牌,许多新家具买回来不久,要么改变,要么油漆掉落。许多基层人士也知道一些品牌的家具很好,但这些家具在农牧区几乎买不到,对许多著名的家具来说,数万元甚至数万元的价格,即使农牧民遇到了,大多数人也买不起。事实上,农牧民购买家具,首先考虑的是耐用性,价格便宜。目前的农牧区,在生活条件、消费观念、审美兴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买家具就像买家用电器一样,喜欢买一些名牌,即使不是名牌,也希望购买高质量的产品。这对许多当地品牌家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下乡少走弯路,先问人再问路。目前,我区农牧区的流通市场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快速开放并不容易。作为农村企业,首先要了解农牧区的消费特点、销售渠道等问题。一位从事家电和家具销售多年的人士告诉我,在进入农牧区市场之前,家电和家具应该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判断。因此,笔者建议农村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而不仅仅是以价格赢得优势。